文献综述
研究现状:关于古诗词教学,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分学段进行教学策略探讨。其中,针对小学、高中学段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居多。相关文献查找显示:期刊文献较多,硕士论文次之,博士论文较少。研究主体包括:在校任职的教师及高等教育院校的学生。研究较为提倡诸如情境教学、朗读教学、画图教学等教学方法。关于教学的梯度少有涉及,在我的参考文献中,黄玲玲 喻惠中.文字 文学 文化———《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梯度》一文,参考价值较高。中学学段古诗词的梯度研究,多定位在一节课,提倡在教学内容上形成“梯度”。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古诗词教学的梯度分析则鲜有涉及。综上,对于“梯度”概念,针对性研究较少,且将“义务教育阶段”作为一个整体,研究教学的梯度,有一定的新意。
研究意义和价值:针对新课改提出的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主张,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古诗词教学应体现整体性、层次性和系统性。而初中阶段作为古诗词学习的过渡阶段,与小学有一定的衔接,同时为高中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古诗词教学梯度的分析很有必要,也应该成为古诗词教学着重思考的问题。一方面,根据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中中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即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发展趋势,古寺词教学应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在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同时促进学生古诗词解读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严格呼应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在古诗词选材上有很强的针对性,为学生架设了发展的“扶梯”。因此,本论题着重揭示义务教育阶段古诗词选材的梯度,架设义务教育阶段古诗词教学的“扶梯”,为古诗词教学实践提供可操作性建议。
参考文献:
1.丁晓燕.2011版语文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与儿童想象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3(05)
2.赵高峰.教材重构的角度与梯度——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4(01)
3.王春辉.浅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35)
4.斯剑鸣.探究高中诗歌教学的“梯度”[J].赤子.2014(02)
5.黄玲玲 喻惠中.文字 文学 文化———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梯度.[J]湖南教育.2017(06)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