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我国实施新课改这一大背景下,教育的各个方面都在进行着改革创新,教师在实践中进行了教学方法的革新,提高了自身教学专业素质。在各种教育评价体系中,最为突出的是作文教学的评价问题。语文教师们经过多年实践发现,作文评改存在着这样的一个现状:传统的作文评价中,学生呕心沥血地赶任务,教师案前的作文堆积如山、批量修改。因此,学生在写作中得到的不是兴趣,也不是对写作由衷的热爱,而是迫于对写作的厌倦、恐惧等不得不写,而老师呢,由于学生的真实写作水平远远赶不上他对学生的期望,再加上作文批改数量庞大、作文考试学生普遍低分等压力,往往教学效率不高。在这一背景下,将作文评价置于泛在学习环境下便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开始研究作文评价与泛在学习的关系。
新课标要求:“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这就要求在写作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作文的指导,而且不可忽视对学生作文评价这项工作。显然,由于传统作文教师“一家独大”的评价方式,教师的主观性太强,过分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反而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其落后是必然的。
而随着泛在学习进入人们的视野,学习逐渐具备了多种可能性。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泛在学习意味着学习者将不断地被学习包围,沉浸在学习的世界中,学习将成为学习者的一种日常行为。就其本质特点而言,泛在学习是真正以人为中心的学习,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学习方式,成为一种生存、体验世界的方式。将作文评价置于泛在学习环境下,既是语文学科特点的要求,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建构主义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它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协作的创设,是学习的前提。因而学生协作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泛在学习环境下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欣赏、相互评价,有利于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感悟,并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得到知识的升华。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张化万老师认为:“作文评价对于保护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让学生树立写作信心,让学生感受写作精神愉悦是极其重要的。”他还认为:“评价批改有双重任务,不光输出知识信息,疏通行文,指点布局的优劣,还得输出情感信息和学生交流思想,让每次批改成为师生心灵的交流、炼字锤句熏陶情感的过程。”将作文评价置于泛在学习环境下,并不是单单为了减轻学生负担,而是让习作与生活联系,让批改成为提高学生评改能力的训练过程。
原青则认为:“网络与语文课程的结合为新型的语文教学理念开拓了广阔的背景,特别是网络环境下的作文评价,将作文教学引领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中。”在作文评价过程中合理运用网络技术,促进网络技术在作文评价中的普遍运用,给学生提供更为开放的平台,方便学生交流。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