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随着我国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慈善事业的发展问题已经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的需求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对我国慈善事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2021年8月17日,中央财经委第十次会议聚焦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强调了第三次分配的重要作用,慈善事业作为第三次分配的主要内容,正在成为保障民生、促进分配正义、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在慈善事业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慈善事业公信力不足、慈善队伍和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不高、慈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民间慈善组织发展不规范、政府管理形式单一等等。
而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起源于慈善事业的专业服务活动,其本质是为了帮助贫弱群体解决其问题、提升能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与共同富裕和慈善事业的本质深刻契合。
社会工作的服务手法,是综合利用社会资源,充分调动社区、家庭力量,为服务对象提供困难救助、人文关怀、心理辅导、行为矫正、关系调适、资源协调、社会功能修复和促进个人与环境适应等在内的专业服务,并且能够积极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共同富裕和慈善事业的目标一致。
因此,社会工作介入我国慈善事业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可以更好的解决慈善事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同时社区作为一定地域内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具有整合慈善资源和提供慈善服务的重要作用,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我们要充分利用社区这个平台将慈善事业未来的发展和基层政权建设结合起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的完善。
总而言之,对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慈善事业的发展问题路径的探究,对于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促进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本次研究旨在探索社会工作如何实际介入我国社区慈善事业的发展,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公益慈善起源于早期人道主义和济贫实践,并且社会工作的出现,也是从慈善活动中细化演变而来,可以说社会工作起源于公益慈善,是在公益慈善的发展和完善中产生的学科和专业[1]。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