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重大危险源装置安全风险分析文献综述

 2023-04-27 05:04

文献综述

1.研究背景及意义1.1研究背景随着现代化工类行业的发展进步,化工过程趋于复杂化,且很多的原料、中间体以及产品皆属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

一旦化工厂因为源头上的设计缺陷亦或是操作工人的疏忽不当,而引起生产储运设备的泄露,都可能导致很严重的安全事故。

1984年12月3日,位于印度博帕尔市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农药厂发生毒气泄漏事故。

据国际聚氨酯协会异氰酸酯分会提供的数据,该起事故共造成6495人死亡、12.5万人中毒、5万人终身受害。

作为石油化工行业的典型事故,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引起高度关注,影响重大。

最近几年我国及各省陆续出台了针对重点危化品的监管和设计的要求与规范,但是事故依然频发。

2013年6月24日,江苏省江阴市璜塘印染化工厂发生反应釜发生爆炸,致使6人受伤;2015年3月15日凌晨03:00,广东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广汇化工厂发生煤气泄漏,造成3名工人死亡。

事故发生后地方政府迅速采取了措施对当地危化企业大检查,但事故后的管理和检查是远远不够的,应该从源头上做好危险源的辨识工作,根据危险源的分级情况,来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工作。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要求各地区涉及两重点一重大(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和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要在2015年6月底前完成警示教育活动,其他有关企业要在2015年9月底前完成警示教育活动[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