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医疗保险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2023-03-27 10:03

商业医疗保险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医疗保险体制的建设能够有效改进居民的消费水平,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将研究目光聚焦于基本医疗保险体制对呈现居民消费的影响,极少有人关注到商业医疗保险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在研究商业医疗保险的影响前,对整个基本医疗保险体制的影响做一个整理与归纳,对商业医疗保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并能够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对比。

关键词:医疗保险;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

一、文献综述

医疗保险体制的建设关乎一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自1994年医疗保险体制改革以来,一个覆盖范围广、体制多元化、监管制度化的中国特色的全民医疗保险体制基本形成,同时形成了一个以基本医疗保障体制为主,商业保险为主的医疗保障体系。我国出台的各项医疗保险制度主要是为了解决人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希望每个人都能病有所医。显然医疗保险在保障居民生命健康的同时,也对居民的消费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医疗保险分为基本医疗保障和商业医疗保险两部分,当前绝大多数研究者研究的都是基本医疗保障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而在商业保险上的研究较少,因此该方面仍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1 国内研究

近年来,关于基本医疗保险对城乡居民消费情况的研究成果已经比较多了,分别在农村居民消费情况和城镇居民消费情况上都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商业医疗保险的研究成果较少且有一定的局限性。

1.1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建立于2002年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组成部分之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主要针对农村居民的大病保障,为农村居民的就医进行补偿,以免“因病返贫”。张玉燕(2013)以200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尚未实施为参考期对2006年实施3年期和2009年实施9年期做对照得出2006年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支出有明显的增加但在3年后的增加效果却不明显,但就总体来说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陈醉(2015)的研究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分为了总消费、医疗消费和非医疗消费,得出对三者皆有促进作用,但对医疗消费的增加远多于非医疗消费的增加,因此总消费的增长作用主要来源于医疗消费的促进,同时还在横向比较上、收入以及不同地区的促进作用上也得出了一定结论。熊波、李佳桐(2017)得出的结论是新农合对低收入者的消费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且新农合在消费上促进作用所带来的结果被一定程度上被外部因素抵消了。金露,曲秉春,李盛基(2019)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农民的参保显著促进了农村居民的消费,由于医疗的补偿,农村居民降低了对医疗类的支出,从而增加了更多非医疗类的支出。王梅(2020)在对新农合对消费影响的最新研究中研究的较为细致并得出在对医疗类的消费中,新农合有效降低了对医疗保健类的消费,这一作用对非低保户以及慢性病患者家庭更为明显;在对非医疗类消费支出上来说整体上会减少,特别是对食品衣着上较为显著,但对家具、耐用消费品和电器的消费呈现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旅游、教育培训以及汽车购买上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除了新农合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研究外,有研究者将影响因素扩大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鄢洪涛,杨仕鹏(2021)在7月最新的研究中发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农村居民的医疗消费、食品消费和储蓄消费并未产生显著的作用,但降低了耐用品的消费水平。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