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WO3是一种的无机半导体过度金属氧化物材料,在智能窗、显示器件、光电开关及信息存储器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自上个世纪50年代 以来一直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青睐。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围观结构,由于其小尺寸效应使性能与宏观大尺寸材料有显著的差异,可广泛应用于化学、物理学、电子学、光学、机械、军事和生物医药等方面。[1-2]由于纳米粒子的微观结构,尺寸和形貌等因素对材料的特性及应用会产生重要影响,故对于纳米粒子形貌的控制研究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纳米WO3材料的小尺寸效应,界面效应和场发射效应等,使其在光、电、磁、电子等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3-4]然而,纯WO3作为光催化剂并不总是有利的,因为它的局限性、电子 - 空穴复合率和储氧问题。因此,需通过以下方法改进:(1)改变WO3的形貌和粒径; [5](2)加载贵金属,在WO3中掺杂金属或非金属[6]和(3)与半导体结合。[7]而本文采取克服单一WO3弊端的方法是与半导体复合。
复合材料是人们运用先进的材料制备技术将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分优化组合而成的新材料。在很多领域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代替了很多传统的材料。它可以发挥各种材料的优点,克服单一材料的缺陷,扩大材料的应用范围。由于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加工成型方便、弹性优良、耐化学腐蚀和耐候性好等特点,已逐步取代木材及金属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电气、建筑、健身器材等领域,在近几年更是得到了飞速发展。[8]
WO3@CNT作为拥有良好性能的复合纳米材料,其合成方法一直是研究人员乐此不疲去研究的主题,现如今,常用合成方法有水热合成法,溶胶凝胶法,浸渍法等等。而在现有合成方法中,应用最多便数水热合成法,例如以以H40N41W12.XH2O为钨源,硫酸为酸化剂,通过水热法合成前驱体,经一定的热处理后制得单斜晶系WO3, 再将WO3与p型半导体物质CuCrO2复合后得到的WO3-CuCrO2复合催化剂用于光催化分解纯水产氢的实验。通 过对所得WO3样品的 X 射线衍射( XRD) 、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紫外可见漫反射( UV-Vis-DR) 光谱分析及光催 化活性测试,分别考察了硫酸用量、硫酸铵等量替代硫酸及后期热处理过程对制得WO3的形貌、尺寸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9-10]
热蒸发法制备的薄膜分散性好,纯度高,通过改变压力、温度等条件可控制颗粒尺寸,但由于高真空条件和温度的要求,且设备昂贵,不适宜大面积薄膜的制备。
溅射法是一种使用较广的制备薄膜的方法,具有成膜速度快、纯度高的优点,但设备复杂,成本较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