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与调研报告:(阐述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参考文献)
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加速,当今世界已经步入了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媒介与人们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特别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莅临,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勃兴,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和行为取向正在被重新定义。秘书工作作为社会总系统的一部分,同样受到当前媒介环境的巨大影响,新媒体的特性给秘书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拓展和提升职业素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目前,已有学者敏锐体察到新媒体时代与秘书工作的强关联性,并对网络环境下秘书工作的变化和职业素养的拓展做了相关探讨。如应越人《浅议网络时代秘书的信息素质的培养》、特格斯《新媒体环境下秘书职能的创新与拓展》等,研究认为,提高信息搜索与整理的效率、掌握网络主动权以及适应办公自动化均属于新媒体环境对秘书提出新要求。还有研究围绕“信息素养”概念,提出现代秘书应在信息观念和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四个方面深化自身的职业素质。
近年来,开始有研究引入新闻传播学的“媒介素养”概念,力求在“信息素养”这一概念之上挖掘更深层次的内涵。媒介素养是一个舶来概念,最早由英国学者利维斯 (E·R·Levis) 和汤普森 (D·Thompson) 于1933年提出。1992 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出了如下定义: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
然而,有关秘书媒介素养的相关文献中总体比例偏低,篇名含“秘书”与“媒介素养”的国内文献仅有8篇。研究围绕媒介素养的内涵和与秘书工作的关系、秘书媒介素养的必要性、秘书媒介素养的内涵、秘书媒介素养培育的实践路径几方面加以展开。
就秘书工作秘书媒介素养的必要性方面,有研究者认为,良好的媒介素养在有效传达信息、科学决策、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王玉霞,2014)。就秘书媒介素养的内容构成,有研究认为,秘书的媒介素养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正确认知媒介属性的能力、获取媒介信息的能力、解读媒介信息的能力、提高传播信息和引导信息的能力(李谋冠,2011)。还有研究从收集信息和发布信息两方面着手,认为政务秘书媒介素养主要表现为强化对媒介信息的敏感度、掌握各种媒介技术、批评性地使用媒介信息,此外还需利用媒体手段设置议程、引导媒体、危机处理等。
综合现有研究,目前学者对新媒体时代下秘书与媒介环境关系的理解还有待深化,在提升秘书职业素养的途径方面,考虑尚且单薄。与此同时,由于“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发展深化的概念,秘书媒介素养的内容构成和培育途径也必然要不断更新,以更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现有理论框架有一定借鉴意义,但现有研究更多地着眼于秘书信息“消费者”的角色,忽视或弱化了其主体性和能动性。秘书的信息工作不应仅仅停留于收集与发布的浅层维度,如何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进行关系的维护、形象的塑造,将是时代赋予秘书工作的新要求。本文将紧密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征以及秘书的工作实际,进一步厘清秘书媒介素养的具体内涵,并加以展开和细化。同时,综合新闻传播学领域研究成果,强化理论支撑力度,从高校教育、工作单位和秘书自身三方面着手,针对性地提供相关建议,在可操作性方面加以深化,以求为秘书的媒介素养培育提供参考。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