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江淮地区飑线过程的环境场分析文献综述

 2024-08-12 08:08
摘要

飑线作为一种典型的强对流天气系统,常伴有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对江淮地区的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本文围绕“一次江淮地区飑线过程的环境场分析”这一主题,对近年来国内外飑线过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首先阐述了飑线的定义、结构特征、形成机制以及环境场要素等基本概念;其次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在飑线过程观测分析、数值模拟和预报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接着归纳了目前飑线过程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最后展望了未来飑线过程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飑线;环境场;江淮地区;强对流;文献综述

1相关概念解释

1.1飑线飑线是指多个雷暴单体排列成带状并伴随强风天气的一种中小尺度对流系统,其水平尺度一般为几十至几百公里,生命史可持续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1]。

飑线常呈现弓形、线形等形态,其生命史可分为发展期、成熟期和消散期三个阶段。


1.2环境场环境场是指影响飑线发生发展的背景条件,主要包括大气层结、水汽条件、风场结构以及动力、热力等不稳定条件。

其中,大气层结的不稳定性为飑线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热力条件,充足的水汽是飑线形成和维持的物质基础,而风场的垂直切变则有利于飑线组织化发展并维持其生命史[2]。


1.3江淮地区江淮地区位于中国东部,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我国强对流天气多发区之一。

该地区地势平坦,水汽充沛,有利于飑线的形成和发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