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关于程度副词的研究
程度副词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类副词,但其内部成员在意义和用法上又有许多区别,迄今为止有关程度副词的论文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宏观研究,即研究作为整体的程度副词所具有的类别性特点,对程度副词的范围、分类、作用、语义指向、重叠等各项专题作综合性研究;一类是微观研究,即研究作为个体的程度副词所具有的个性特点,对常用程度副词一个接一个地作研究,包括对几个程度副词的比较研究。具体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
(1)程度副词的范围
关于程度副词的分类,尚无文章专门论述,我们只能从各家对程度副词较穷尽的列举中见出各家对其范围的认定。李泉列出76个程度副词,杨荣祥列出61个程度副词,张谊生列举了89个程度副词,由于在划定程度副词的范围时,对文言和方言程度副词的吸收限度和取舍标准各家不尽相同,再加上对于某些副词是否归属于程度副词各家意见不一,所以对程度副词的范围要给出一个明确的认定应该从文言与非文言、口语与非口语、方言与普通话、成词语素与不成词语素等不同方面进行界定。
(2)程度副词的分类
①王力、黄盛璋、马真、周小兵、张桂宾等人从比较的角度,将程度副词分为相对程度副词和绝对程度副词两大类。“最、更、顶、越、比较、还、稍微、略微”等是相对程度副词,“很、极、非常、十分、好、颇、怪、挺、相当、多么、太”等是绝对程度副词。
王力在1933年《中国现代语法》中从意义入手,根据有无比较对象,认为“凡有所比较者,叫做相对程度副词”,“无所比较,但泛言程度者,叫做绝对程度副词”。
张桂宾则把相对与绝对的意义区分的更为明确:“当与客观的同性质事物相比较而体现出来的程度差别是相对性差别,表示相对性差别的程度副词就是相对程度副词。”“不与客观的同性质事物相比较,而与思想上的属性概念本身,即对概念的经验性的主观理解相比较而体现出来的程度差别是绝对性的差别,表示绝对性差别的程度副词就是绝对程度副词。”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