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1. 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副文本概念来自法国叙事学家、文学理论家热奈特。所谓副文本指的是围绕文本的所有边缘的或补充性的数据。它包括各种形式:与作者和编辑相关的(如标题、插图、题词、前言和注释);和媒体相关的(如作者的访谈,官方的概要);私人的(如通信、蓄意或非蓄意 的秘闻)以及和文本生产与接受的物质手段有关的内容,如分段等。副文本与其说是一个界定清楚的范畴,不如说是一个有弹性的空间 ,它没有外部的边界或精确一致的内核,如同副文本这个词中含义模糊的前缀所暗示的,这个词包括所有属于文学作品的文本的东西,这些东西加入书本之中,有助于呈现文本。当今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综合国力显着增强,要求中华文化地位的配套发展和相应提升。将中国几千年多民族、多源头灿烂文化翻译出来,推向世界,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重要途径之一。因此,中国典籍翻译(当前主要是英译)就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中华多民族文学史重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民族典籍翻译尤其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王治国 2011)中国史诗的发生学,走了一条与古巴比伦、古希腊、古印度不同的道路。当其他文化中神话艺术化为史诗,并作为重要文体存在的时候,中原文明在殷周易代之后,却以实践理性精神和礼乐治世文化,把神话传说逐渐挤到边缘位置。使之在正统文化中只作为吉光片羽闪烁着,无法铺张成史诗的规模。(杨义 2003:210) 从 神话 中发掘素材 进行现代 创作对于西方作家而言,早已经是一种被普遍接受的创作方式,“特别是荷马史诗 ,它既是古希腊神话的宝库,又是西方叙事艺术的典范” (蒋原伦 ,2004:19),这也是西 方神话得 以向世界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但是中国作家还有待进一步发挥挖掘中国神话这一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宝藏的能量。
在副文本之于翻译研究的意义中作者提到:正如 ICklar Kocak 所说: “副文本对于翻译研究来说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为副文本是将作者、译者、出版商和读者联系起来的重要纽带”( IClklar Kocak 2007: 171)。在国外翻译界,有不少学者已经开始注意并挖掘副文本在翻译研究中的意义,例如土耳其学者Sehnaz Tahir-Guuml;rcaglar在“WhatTexts Don't Tell: The Uses of Paratexts in TranslationResearch”一文中就曾指出: 批判的描述副文本因素可以发现不同时代或不同文化中相异的概念和定义,如翻译的性质、译者身份、原创性、匿名的意义等,并了解翻译文本的产生和接受机制( Tahir-Guuml;rcaglar,2007: 44) 。而在国内翻译界,副文本中的某些因素( 如序跋、注释) 在近年来也开始引起译界一些学者的关注。例如徐炜和孙昌坤都曾先后探讨过译序在翻译研究中的作用 ( 徐炜,2005: 47-51; 孙昌坤,2005: 126-128);修文乔通过对傅雷译作中的序言、献辞等副文本的归纳、分析,总结出傅雷的翻译观和读者观( 修文乔,2008: 66-69);杨振、许钧则通过研究傅雷译作中的注释来阐述译者对原文直接解释对于读者理解的作用,揭示傅雷的翻译观 ( 杨振、许钧,2009: 82-89) 。耿强(2016)提及翻译中副文本的概念、副文本在翻译和翻译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及提出了研究翻译副文本必须以特定历史语境下的普遍的文本关系作为参照。,随着视觉文本如电影 、电视 、互联 网 、游戏 、广告等的流行 ,近5年人们开始重视研究此类文本的副文本 (Matamala2011研究议题集中在翻译史领域 ,具体包括译者的翻译思想 、动机 、策 略 、某个时期的翻译规范 、译本的传播与接受等 (李 雁 2014)。多数研究者会论述副文本之于翻译研究的意义 (肖丽 2011),但尚未出现专门论述它对翻译教学和译者培训的启示和作用。
2.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副文本作为一个术语,还未在国内翻译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副文本对于翻译研究的意义,也未得到充分挖掘和重视。 通过研究和对比副文本因素可以发现译者、赞助人如何受到目的语外部环境如社会与文化语境、翻译规范、意识形态和诗学等的影响,利用译本的各种副文本因素,对于翻译过程的介入甚至操纵,为目的语读者塑造原语的文化形象,从而为译本带来新的面貌和诠释而在所有副文本因素当中,引起国内翻译研究者关注较多的是序跋和注释,其他副文本因素如译本封面设计、插图、扉页、题记、标题等还未能引起国内翻译研究者的重视。比较而言, 国外译界对副文本的研究和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入。神话是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民族文化的本质特征所在。中国神话的对外传播无疑在当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有着重大意义。关于中国典籍外译,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神话英译本的副文本对于目标语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今后可以加强理论研究,丰富研究方法,拓宽研究对象,并积极展开翻译的副文本之于中国文学走出去方面的应用研究,为弱势文化如何向强势文化主动译介提供一些启发。
参考文献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On DifferenceTranslation Of E-C Plant Metaphors文献综述
-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国际贸易合同条款翻译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 目的论视角下的中国饮食文化翻译——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文献综述
- A Study of Intercultural Tourism Translation文献综述
- 《永别了,武器》中的死亡意识 Death Consciousness in A Farewell to Arms文献综述
- 小说《荒野的呼唤》的标题内涵解读Reading of the Titles Implications in the Novel The Call of The Wild文献综述
- >中女性形象的解析 Analysis of Female Images in Rip Van Winkle文献综述
- 战争小说《灿烂千阳》中的女性主义觉醒之路 The Road to Feminism Awakening in the War Novel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文献综述
- 盖尔·琼斯小说《五铃》中的文革书写文献综述
- 中国神话英译本中的副文本分析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