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暖春(工笔花鸟,纸本,98*198cm);综述:细煦微风,花语鸣禽--毕业作品《阳春》创作综述文献综述

 2023-10-12 03:10

文献综述

相比较梅兰竹菊,国画自古至今表达绣球花的十分的有限。最早的关于绣球花的文字记载是唐代元稹的《六年春遣怀八首》:“童稚痴狂撩乱走,绣球花仗满堂前。”古人向来是诗画一体的后续的还有李渔,、金农、八大山人、李繟等。到现在的绣球花表现,写意绣球徐志敏花人层叠掩映,层层排开;周崇顺苍劲有力,安逸洒脱,工笔绣球曾作然,顾真真严谨淡雅,恰如其分。

但渐渐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国画越来越多元化,无论是从技法还是表现主题,都不在迎合传统路线。方政和先生就在他写的《画花心事》中讲到这个问题:这两年来,我的题材仅限于绣球、慈竹、绿蕉等几种,禽鸟也不多,只是南方常见的家鹅、狄、鸿、黄鹏等几类,以至于常有朋友暗示我:“老用绣球花一类的题材去展现,不觉得单调,有些吃老本的意思?”甚至有老师开玩笑说:“政和是不是只会画绣球?我 自然理解老师的一番好意。然而绣球以一种繁华圆融的美在不断地感动着我,更为重要的是对一种“乘 物以游心”的体验在驱使着我继续手中的画笔。

以小见大,国画要发展必然面临挑战,改革也是必须存在的,但在发展过程中要张弛有度,借鉴前人经验,《宋百花图卷》中的工笔作品功力扎实,线条细腻婉转,张弛有力;在现代的我看了《工笔新经典》,收罗了现代比较有名的几个画家的工笔作品,有传统主题用新的技法表现,赋予新的意义,新的潮流。为了发展打破常规,为了走得远再适应发展,为了走的更远再继续打破,就是这样一个你追我赶的发展状态。以大见小,绣球花主题是值得去发展的,作为发展洪流的一个小的分支,也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发挥自己的优势为中国的国画事业增添精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方政和.方政和工笔花鸟画精品集【M】.福建:福建美术出版社,2007:13.

2.李锐钧.中国名花工笔线描画谱.绣球【M】.安徽:安徽美术出版社,2009.

3.李长白hellip;[等]著.花卉写生构图下【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212-213

4.张万佛.粉团绣球八仙花【J】.中国花卉盆景,1989,卷缺失(9):15

5.黄丹丹.绣球花的艺术形象初探【J】.现代装饰(理论),No.416(1):16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